当前位置:三门峡市统计信息网 >统计公报

2011年三门峡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 2012-06-27 09:09
来源: 综合科

2011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三大战略定位”、“十六字发展目标”,强力推进“四大一高”建设,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1062.92亿元,比2010年增长12.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1.22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742.46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239.24亿元,增长11.0%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8.068.523.5变化为7.669.922.5,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2010年上涨5.5%,其中食品类上涨15.6%。食品类中,肉禽及制品上涨29.1%,粮食和鲜菜分别上涨11.6%7.6%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96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2.83万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3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4%,低于省定4.5%的控制目标。

二、农业

全年粮食产量62.59万吨,比2010年减产1.0%;烤烟产量3.58万吨,比2010年增产0.3%;棉花产量1820吨,减产9.0%;油料产量32251吨,增产1.4%;肉类总产量8.09万吨,增长2.7%;禽蛋产量4.84万吨,增长1.6%;牛奶产量4.0万吨,增长11.8%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70万千瓦,比2010年末增长3.1%;农用拖拉机4.4万台,增长4.6%;农用运输车5.75万辆,与2010年持平;农村用电量3.42亿千瓦小时,增长7.8%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698.69亿元,比2010年增长14.9%,增速比2010年减缓3.6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40.09亿元,增长16.1%,增速比2010年减缓5.0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增长19.4%,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5.9%,轻、重工业比例为5.494.6。产品销售率为97.9%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涉及的34个行业大类中,2011年增加值规模居前10位的行业及其增速分别为:有色金属矿采选业244.05亿元,增长17.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92.63亿元,增长7.8%,煤炭开采和洗选业91.34亿元,增长7.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0.81亿元,增长22.8%,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25.53亿元,增长7.4%,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4.95亿元,增长39.8%,非金属矿采选业21.47亿元,增长34.1%,专用设备制造业12.91亿元,增长17.7%,通用设备制造业9.40亿元,增长51.2%,饮料制造业9.02亿元,增长21.6%

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2011年,全市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37.61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9.1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完成增加值7.35亿元,同比增长15.3%

全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1676.3万吨,比2010年下降14.5%;发电量146.5亿千瓦小时,增长8.4%;氧化铝479.1万吨,增长13.8%;铝(电解铝)32.2万吨,下降14.0%;黄金增长18.6%;铅7.2万吨,下降15.8%;铜(电解铜)4.6万吨,增长13.4%;铝材13.4万吨,增长67.7%;汽车配件262.3万件,增长3.1%;水泥553.3万吨,增长34.4%;化学肥料(折纯量)14.4万吨,增长11.9%

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67.25亿元,比2010年增长33.8%;实现利润258.87亿元,增长33.8%。分所有制看,公有制企业实现利润150.65亿元,增长37.9%;非公有制企业实现利润108.22亿元,增长28.4%。分行业看,34个行业大类中实现利润居前10位的行业分别为:有色金属矿采选业152.93亿元,增长47.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4.77亿元,下降7.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23.07亿元,增长4.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1.79亿元,增长37.5%;非金属矿采选业7.91亿元,增长38.2%;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5.66亿元,增长116.1%;饮料制造业4.33亿元,增长52.5%;通用设备制造业3.47亿元,增长106.1%;黑色金属矿采选业2.81亿元,增长34.2%;医药制造业2.69亿元,增长54.3%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完成43.77亿元,比2010年增长8.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60.90亿元,比2010年增长24.8%。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749.58亿元,增长25.2%农户投资11.32亿元,增长6.2%

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投资235.11亿元,比2010年增长28.4%;民间投资490.64亿元,增长22.4%。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51.69亿元,增长69.9%;第二产业投资399.27亿元,增长19.1%,其中工业投资399.27亿元,增长19.1%;第三产业投资298.62亿元,增长28.1%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54.37亿元,比2010年增长16.7%,其中住宅投资39.54亿元,增长8.9%。商品房施工面积576.24万平方米,增长23.2%,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19.31万平方米,增长15.9%。商品房竣工面积60.90万平方米,下降8.6%,其中住宅竣工面积52.72万平方米,下降13.2%。商品房销售面积92.42万平方米,增长9.1%,商品房销售额23.34亿元,增长25.5%

五、国内贸易

全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39.28亿元,比2010年增长18.1%。按销售地区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01.05亿元,增长18.4%,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8.23亿元,增长16.7%。分行业看,批发业11.50亿元,增长23.2%,零售业194.33亿元,增长17.5%;住宿业3.49亿元,增长17.6%,餐饮业26.63亿元,增长20.1%;其它3.34亿元,增长18.1%

全年全市批零贸易、住宿餐饮业共实现销售额(营业收入) 481.4亿元,比2010年增长26.4%,其中批发业176.3亿元,增长29.3%,零售业258.4亿元,增长24.3%,住宿业11.9亿元,增长29.3%,餐饮业34.8亿元,增长27.0%

六、对外经济

全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19780万美元,比2010年增长21.1%。其中:出口总额16142万美元,增长55.9%;进口总额3638万美元,下降39.1%

全年新签利用外资合同16个。合同利用外资33467万美元,比2010年增长34.2%;实际利用外资63149万美元,增长58.5%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70.64亿元,比2010年增长11.4%

     全年全社会公路货运量3933万吨,比2010年增长22.0%;公路旅客运输量4475万人,增长18.1%;公路货运周转量79.95亿吨公里,增长25.1%;公路旅客周转量22.02亿人公里,增长20.3%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13.18亿元,比2010年增长16.1%。其中:邮政业务1.3亿元,增长25.5%;电信业务11.86亿元,增长15.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2.75万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为14.5/百人;移动电话用户181.92万户,普及率为80.8/百人,比2010年增加7.9/百人。

年末全市共有国际旅行社和国内旅行社53家,比2010年增加 2家;旅游景区(点)24处,其中:A级旅游景区(点)9 4A级以上景区4;旅游星级饭店24家。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473.85万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游客62800人次,接待国内游客1467.5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16.98亿元。

八、财政、金融

全年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96.02亿元,比2010年增长15.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7.61亿元,增长15.8%,税收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3.5%。在主要税种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分别比2010年增长2.7%18.1%74.9%21.6%,个人所得税和资源税比2010年分别下降2.4%4.1%。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19.46亿元,增长25.4%。重点支出和法定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全年全市教育、科技、农林水事务支出增幅分别达到37.6%17.9%15.1%,均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的增长比例。加大对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节能环保等民生领域投入,全市涉及民生的支出达72.86亿元,比2010年增长25.7%,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61%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87.70亿元,比年初增加61.86亿元,增长9.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24.07亿元,比年初增加31.24亿元,增长8.0%。年末各项贷款余额381.18亿元,比年初增加41.94亿元,增长36.4%,其中,短期贷款余额229.18亿元,比年初增加61.13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136.95亿元,比年初增加5.87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高等职业教育在校学生15164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44743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4.6万人,普通初中在校学生9.21万人,小学在校学生17.6万人。初中阶段学龄人口和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均达到了100%

全年共申请专利500件,授权347件;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95项; 4家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4家企业申报的省级院士工作站通过认定,3家企业申报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认定,1家企业被认定为河南省节能减排科技创新示范企业;举办各类星火科技人才培训班800期,培训各类科技人才5.2万人次;6项成果获2011年度省科技进步奖,其中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24项成果获2011年度市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2项。

    年末全市技术监督系统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9个。全年监督检验工业产品17种、152批次,检查食品企业20家,完成计量合格认可13家,完成锅炉定检246台,电梯定检524台,压力容器定检577台,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总体受检率达90%以上。

年末全市共有天气观测站4个,雷达站2个,卫星云图接收站4个,气象公益服务站5个,气象信息电话自动答讯服务系统4套,电视气象服务系统7套,全要素自动气象站4个,四要素自动气象站20个,单要素自动气象站72个,建设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大喇叭87个,建设特色作物气象科技服务示范园5个,气象电子显示屏33个,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号96次,适时进行人工增雨、增雪、消雹防雹作业110次。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6个,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6个,博物馆7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个,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7个,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9个。全市有4座博物馆、纪念馆实现了免费向公众开放。年末全市有市级广播电台1座,电视台1座,教育电视台1座;县级广播电视台5座。年末有线电视用户29.78万户,广播人口综合覆盖率96.25%,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97.04%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44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2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7个,卫生监督检验所6个。卫生机构病床床位9459张,其中医院、卫生院8943张。卫生技术人员10764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286人,注册护士3718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273人,卫生监督检验所卫生技术人员104人。农村乡(镇)卫生院75个,床位2316张,卫生技术人员2051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人数比上年增长1.47%,参合率98.69%,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

全年共组织各级各类体育竞赛和健身活动1600余场次,涉及20余个健身项目,直接和间接参与体育活动人数达60余万人次。组队参加省及省以上比赛17次,共取得了金牌20枚、银牌23枚、铜牌37枚。承办了省青少年柔道锦标赛、青少年轮滑锦标赛和青少年跆拳道冠军赛等省级赛事。组团参加了河南省第十一届运动会、河南省第五届农民运动会和第十一届老年人运动会。我市输送的优秀运动员汤介一、田璞、武翠翠、赵丽娜目前均入选国家集训队并已作为备战伦敦奥运会集训人员参加集训。投资120余万元,在全市122个行政村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投资36万元,在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建成12条健身路径,安装健身器材160余件;投资50万元,建成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处。筹资近400万对市乒乓球馆进行了改扩建,新增加建筑面积2800。新增彩票销售网点15个,体育彩票销售额9500余万元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225.62万人,常住人口224.10万人,城镇化率达到46.00%。全年人口出生率为9.02‰,死亡率为4.82‰,自然增长率为4.20‰。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28.98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10年实际增长13.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856.94元,实际增长1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061.7元,扣除价格因素,比2010年实际增长7.5%;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081.8元,实际增长19.1%。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3.6%,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7.1%

全年共为5.98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基本养老保险金93339万元,按时足额发放率达100%年末参加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人数27.51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4.02万人,参加社会失业保险人数22.79万人。

全年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9500.6万元,年末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有36530人。全年发放农村低保金8901.9万元,农村低保对象88669人。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1778.2万元,救助13997人。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73家,福利单位床位数4370张,收养3590人。其中,收养性社会福利院2家,床位310张,收养200人。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53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4个。全年销售福利彩票1.32亿元。

十二、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年末全市已发现的矿种有66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21种,非金属矿产39种,水气矿产2种。已探明资源储量的矿种50种,已开发利用的矿产37种。

年末全市环保系统从业人员787,其中环境监测人员139人。全年环评审批项目416,环评审批率达100%;辖区内当年已投产的审批权限内的建设项目共77项,经过环保“三同时”验收检测,污染物排放均达到国家有关标准要求,达标排放率为100%

全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323天。共关闭取缔污染企业55家,限期或停产治理污染企业86家。涧河渑池吴庄断面COD浓度达标率为92.3%

全年完成绿化造林37.08万亩,完成森林抚育和改造10.86万亩,义务植树及市旁植树1257万株。截止2011年底,三门峡市建成区绿地面积1194公顷,绿地率39.8%;绿化覆盖面积1311公顷,绿化覆盖率43.7%;公园绿地面积383.04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6平方米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伤亡事故272起、死亡92人,比2010年分别下降1.1%29.8 %。全市亿元GDP死亡率为0.087;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 0.66

注:

1.本公报数为初步统计数。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恩格尔系数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

4.邮电业务总量数据,由于统计制度变化,2011年数据与上年数据有一定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