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陕州区经济运行平稳有进
2018年,陕州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任务,狠抓各项政策落实,全区经济保持总体稳定,稳中有进发展态势,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较好完成。
一、总体情况
初步核算,2018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3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5%,超过了8.5%左右的预期发展目标。增速居全市六县(市、区)第2位,比全国、全省、全市增速6.6%、7.6%、8.0%,分别高2.9、1.9、1.5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8.4%,二季度增长10.1%,三季度增长9.3%,四季度增长9.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9.2亿元,比上年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19.2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92.4亿元,增长8.6%,增速居市六县(市、区)第3位。
粮食保持高产,农业生产总体稳定。 2018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28126公顷,比去年增长5.0%。全年粮食产量116988吨,比去年增长11.2%。其中:夏收面积13586公顷,产量54904吨。秋收面积14540公顷,产量62084吨。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小麦播种面积扩大,玉米播种面积继续调减,经济作物和中草药材作物种植面积增加。
工业生产总体平稳,增速缓中有进。2018年,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增速比10月、11月高1.7个和2.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六县(市、区)第1位,比全市平均增速低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2个百分点,差全年目标任务2个百分点。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稳,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2018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2%,增速居全市六县(市、区)第4位,比全市平均增速低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全省4.3和2.1个百分点,比全年目标任务高0.2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5.1个百分点,对固定资产投资起下拉作用。
消费市场保持稳定,零售额稳步增长。2018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6.3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居全市六县(市、区)第4位,与全市平均增速持平,高于全国、全省1.7和0.4个百分点,差全年目标任务0.3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中的亮点
地区生产总值超目标任务 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5%,高出全年目标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61.6%,拉动GDP增长5.8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不断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由2018年的9.2:53.7:38.3 优化为8.3:51.6:40.1,第三产业比重比去年提高1.8个百分点,比目标高出0.8个百分点,产业结构优化明显改善。
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实现大的突破 今年一来,面对国内国际复杂形势,陕州区规模以上工业生产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增速在全市一直处于低缓状态,前十一个月在全市六县市区排名一直处于第5位。但是,在收官之际陕州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实现了大的突破,增速位居六县(市、区)之首。
新动能较快成长,研发投入强度高 全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2.7%、13.7%,分别高于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速35.7、6.7个百分点;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高于全省及全市水平。2017年度河南省1.29%;三门峡市0.8%;陕州区(含城乡一体化)投入3.4亿元,强度为1.58%(每年6月份左右公布,今年考核用的是2017年度)。
三、下步工作建议
1、抓好工业转型,促进高质量发展。2018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6亿元中,重工业占比为98.5%,轻工业占比仅仅为1.5%。并且重工业中以资源型工业为主,受环保、产业政策和市场价格影响较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现状依然严峻。2018年新入库的9家规模以上工业中采矿业2个,棕刚玉耐火材料6个,洗煤企业1个,这些企业易受环保限产和原材料供给影响,生产形势不稳定,对全区工业经济拉动力不强,工业经济缺乏增长点。针对目前工业发展现状一是大力发展以骏通公司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业,扩大专用车规模,提升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调整工业行业结构。二是全力打造化工产业集群实现工业转型升级,推动园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三是以黄金、铝、煤“黄白黑”优势资源为产业支撑点,持续延链、补链、强链,努力构建新型工业化体系。四是深入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全力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2、强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抓好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实现2019年开门红。房地产企业、建筑业企业按企业注册地进行统计,建议对没有在陕州区注册法人企业的投资项目,相关部门要督促其完成注册,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税收、建筑业总产值等指标纳入陕州区统计。
3、加大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培育力度,争取将更多企业纳入统计范围,重点做好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培训扶持,准确反映陕州区以“地坑院经济”为龙头的三产旅游带动作用。
4、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和四上企业培育力度,依照“四上企业”入库“先入库、后有数”的原则,规范名录库管理工作流程,提高企业名录库更新时效。统筹谋划,及早打算,注重月度“四上企业”入库,一季度要有“四上企业”入库,争取实现一季度开门红,为2019年经济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