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门峡市统计信息网 >统计分析

我市中心商务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初具规模

发布日期: 2015-01-19 15:41
来源: 普查科

中心商务区和特色商业区(以下简称“两区”)作为加快服务业发展、提振城区经济、增创发展新优势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加大招商引资, 完善基础设施,推进重点项目,有效推动了“大商贸”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年打基础、两年出形象、三年大变样”的总体要求,三门峡1个商务中心区和6个特色商业区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已初具规模。

一、“两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截止目前,全市“两区”土地规划面积共计10.1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4.59平方公里,同比增长6.7%,建成区面积占“两区”规划面积的45.2%。公共绿地面积0.77平方公里,同比增长91.6%;道路长度98.34公里,同比增长10.3%;自来水供水管道88.38千米,同比增长11.1%

二、“两区”入驻企业近千家,限额以上企业增长迅速

截至目前,全市“两区”已入驻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开发业和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总数达969家。其中,中心商务区和特色商业区分别为2家和967家。从企业规模看,限额以上企业154家,同比增涨46.7%,占比15.9% ;限额以下企业815,占比84.1%,企业组成以限额以下企业为主。

从行业分布看,批发和零售业占主导地位。批发和零售业企业528家,占54.5%,其中限额以上64家,限额以下464家;住宿和餐饮业企业57家,占5.9%,其中限额以上14家,限额以下43家;房地产开发企业39家,占4%;其他服务业企业345家,占35.6%,其中限额以上37家,限额以下308家。

截止目前,全市“两区”入驻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6278人。其中限额以上企业从业人员8816人,占比54.2%,同比增长43%;限额以下企业从业人员7462人,占比45.8%,同比增长12.8%

三、各区建设发展不均衡

从两区分布情况看,三门峡市商务中心区、湖滨特色商业区、渑池县特色商业区、陕县特色商业区、卢氏县特色商业区、义马市特色商业区和灵宝市特色商业区,规划面积依次为2.3平方公里、2.45平方公里、1.27平方公里、1.65平方公里、0.67平方公里、0.58平方公里和1.23平方公里。其中,灵宝已全面完成特色商业区基础设施建设;三门峡市商务中心区建成区面积0.1平方公里,占规划面积4.3%;湖滨特色商业区建成区面积1.87平方公里,占规划面积77.6%;渑池县特色商业区建成区面积0.31平方公里,占规划面积24.4%;陕县特色商业区建成区面积0.38平方公里,占规划面积23%;卢氏县特色商业区建成区面积0.62平方公里,占规划面积92.8%;义马市特色商业区建成区面积0.08平方公里,占规划面积14.5%

三门峡市商务中心区入驻限额以上企业2家;湖滨特色商业区入驻企业599家,占全市“两区”企业单位总数的61.8%,其中限额以上30家,限额以下569家;陕县特色商业区入驻企业126家,占全市“两区”企业单位总数的13%,其中限额以上37家,限额以下89家;义马特色商业区入驻企业9家,占全市“两区”企业单位总数的0.9%,其中限额以上2家,限额以下7家;灵宝特色商业区入驻企业116家,占全市“两区”企业单位总数的12%,其中限额以上27家,限额以下89家;渑池特色商业区入驻企业69家,占全市“两区”企业单位总数的7.1%,其中限额以上29家,限额以下40家;卢氏特色商业区入驻企业47家,占全市“两区”企业单位总数的4.9%,其中限额以上16家,限额以下32家。

四、“两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商务“两区”经济总量小,各区建设不均衡,区内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数量少,产业层次低等问题。建议各区按照科学规划、挖掘内涵、强化特色、扩大限额、提升效益的原则,结合旧城改造和城市建设,规划建设特色商业街区、文化休闲旅游区、特色交易市场和创意产业园、科技创业园、软件园等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将开放招商作为推进“两区”建设的重要途径,突出招大引强,高水平策划招商活动,加大项目推介力度,重点在金融、商贸、文化、旅游、高端商务等现代服务业领域,尽快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限额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项目。

二是“两区”统计基础建设仍然比较薄弱。特别是商务中心区统计基础建设起步较晚,统计机构不健全、统计力量薄弱的问题比较突出。随着“两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统计工作任务越来越繁重,各级统计部门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建立健全统计机构,加强队伍建设,推进统计管理制度化、统计流程规范化、统计手段现代化,努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服务能力,推动全市“两区”统计基础建设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