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门峡市统计信息网 >统计分析

1-10月份三门峡市消费品市场增速继续回落

发布日期: 2014-11-27 15:49
来源: 贸易科

今年下半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因素影响,三门峡市消费品市场呈现稳中走低态势。10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7%,增速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低于全省0.5个百分点。1-10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7%,比前三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与全省累计增速持平,在全省18个地市中排名第10位。

从限额以上企业零售额情况看,10月份比上年同期增长14.4%,增速较上月回落2.3个百分点;1-10月增长17.6%,增速同比回落0.3个百分点。我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零售情况呈现如下特点:

一、当月乡村增速高于城镇4.3个百分点

10月份,全市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0.8%,高于城镇4.3个百分点,但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5.6个百分点。城镇增长16.5%,同比回落1.6个百分点;其中,城区增长13.0%,同比回落1.4个百分点。1-10月份,乡村零售额增长22.4%,高于城镇5.7个百分点,同比回落3.9个百分点;城镇增长16.7%,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城区增长16.5%,回落1.6个百分点。

二、批发业、餐饮业增速回落较大影响全市增长

10月份,全市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1.7%,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2.1个百分点。除零售业零售额增速提高以外,批发业、住宿业、餐饮业同比增速回落48.5、4.4、9.3个百分点。1-10月,全市零售额增长12.7%,同比回落0.9个百分点。除餐饮业零售额增速同比提高以外,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零售额增速分别回落7.1、3.4、1.8个百分点。

三、部分县(市、区)回落幅度较大

10月份,义马市、卢氏县、湖滨区、渑池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同比回落,回落幅度最大的是义马市和卢氏县,分别回落9.5和9.3个百分点,湖滨区和渑池县分别回落4.8和4.6个百分点。开发区、陕县、灵宝市增速均有所提高,分别提高6.9、5.6和2.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零售额增长3.0个百分点。 1-10月份,渑池县、陕县、灵宝市、卢氏县增速分别为18.4%、17.2%、13.2%、19.3%,分别回落了8.2、5.2、5.4、4.5个百分点。

四、分类商品增速回落

1-10月,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单位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9.7%,增速同比回落0.5个百分点。在有商品零售额统计的18类商品中,零售额保持增长的有16类。一是占比较大的五类商品中有三类增速回落。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日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汽车类五类商品占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比重为74.3%,五类商品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日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同比增速分别回落6.7、9.5和8.5个百分点。二是娱乐学习类及生产资料类商品回落幅度较大体育娱乐用品类、书报杂志类、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和棉麻类零售额同比增速分别回落11.6、24.2、25.3和14.8个百分点。三是消费品市场热点发生轮换。金银珠宝类和烟酒类等消费逐渐降温。1-10月份,金银珠宝类和烟酒类增速分别回落51.3和14.6个百分点。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中西药品类、石油及制品类等商品逐渐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增速同比分别提高8.8、10.7、92.2和7.3个百分点。

1-10月25大类商品中零售额比重前五位商品增长情况

 

本年累计

上年累计

增速差

比重

增速

比重

增速

总计

100

19.7

100

20.2

-0.5

1.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

26.3

13.1

27.9

19.8

-6.7

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

15.0

19.7

15.0

17

2.7

5.日用品类

8.4

14.7

8.7

24.2

-9.5

10.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

6.7

10.9

7.3

19.4

-8.5

22.汽车类

18.6

22.0

18.3

20.5

1.5

五、增强消费品市场增长的建议

受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影响、整体需求不旺的影响,居民消费信心不足,消费热点相对分散,加之网上零售的冲击,零售额增长速度难以持续。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消费品市场将继续呈稳中趋缓的态势。全市应着力提高企业效率,提高居民消费信心,培植新的消费热点,在扩大消费品市场规模、提高消费市场活力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一是增强市场活力,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进市场转型升级;

二是大力培育限上法人,在居民相对集中的社区,着重培养服务能力强、发展规模大、经营方式多样的新兴业态,促进限上企业深入发展;

三是积极推动电子商务,加快创新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促进企业创新服务模式;

四是进一步发展小城镇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增强农村市场活力,提高农村消费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