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门峡市统计信息网 >统计分析

大发展 大转型 大跨越—区划调整以来全市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发布日期: 2013-11-19 09:47
来源: 综合科

1986年,三门峡市由县级市升格为省辖市。27年来,在历届党委政府的不懈努力下,全市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居环境明显改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特别是近几年,新一届市委领导班子确立了“一高两化”、跳出资源陷阱、实现转型发展的发展思路,逐步实现了三门峡市产业结构由“傻、大、笨、粗”向“高、精、特、优”的转变。同时,乘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东风,确定了建设“中原经济区重要支撑、区域合作示范城市和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三大战略定位”,全面实施“大通关、大交通、大旅游、大商贸和高新技术产业”“四大一高”战略,全市经济社会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取得了辉煌成就。

一、经济总量迅猛扩张

区划调整以来,全市生产总值由1986年的14.14亿元扩张到2012年的1127.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1.8%;人均生产总值也由1986年的不足800(785)上升到2012年的50406,超过5万元。产业结构变化明显,第一、三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度提升。三次产业结构由1986年的23.545.231.3变化为2012年的8.068.024.0

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为财政收入的迅猛增加提供了支撑。2012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达到94.66亿元,比1986年的9756万元增长96倍,年均增长19.2%

二、农业基础地位得到稳固

2012年,全市粮食总产量达到66.01万吨,比1986年增产28.05万吨,增长73.9%。油料、烟叶等经济作物产量稳步增加,蔬菜及食用菌产量突破100万吨,达到106.16万吨,比1986年增产96.9万吨,增长10.5倍,年均增产9.8%;水果产量为201.34万吨,比1986年增产194.76万吨,增长29.6倍,年均增产14.1%,其中:苹果产量160.77万吨,比1986年增长37.4倍,年均增产15.1%1986年以来,全市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培育水果、畜牧、蔬菜、食用菌、烟叶、药材、林业、水产品、桑蚕等高效特色产业,形成粮、经、特多元种植结构,推动了农业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全市农林牧渔业产值内部经济结构更趋合理。2012年,全市农业产值119.19亿元,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提高,达到76.2%,比1986年提高2.4个百分点。2012年全市果、牧、菌、烟等高效特色产业实现产值126.68亿元,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6.30亿元的81.0%,比1986年提高38个百分点。

三、工业经济规模显著扩大

区划调整以来,三门峡市工业经济蓬勃发展,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提升,新兴产业快速发展。1986年,全市全部工业总产值仅有12.43亿元。到了2012年,全市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3322.18亿元,年均增长16.1%;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3000亿元,达到3127亿元,比1986年增长306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52.7亿元,是1986年的447.6;实现利税317.5亿元,比1986年增长30倍。1986年相比,主要工业产品除了原煤、发电量、铝、纱、布、黄金等传统产品外,又新增了氧化铝、汽车、汽车配件和人造金钢石等产品。2012年,全市高耗能行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9.8%,比1986年降低0.6个百分点;全市装备制造业总产值达到173亿元,比1986年增长127.6倍。

四、投资力度不断加大

19862012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4635.47亿元,其中2012年完成937.73亿元,比1986年的3.92亿元增长238.2倍,年均增长24.8%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尤其是实施“四大一高”战略以来,“大交通”建设如火如荼,三门峡境内已经开工的连霍高速改扩建、三淅高速、郑卢高速等三条高速公路,计划总投资超过279亿元。在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全市投资效果不断提高。2012年,全市累计新增固定资产642.64亿元,1986年的1.68亿元增长381.5倍,年均增长25.7%。通过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新增的生产能力主要有:煤炭开采1860.9万吨/年,氧化铝400.2 万吨/年、火力发电269.1万千瓦时、新建公路1166公里、改建公路5645公里

五、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对外贸易快速发展

区划调整以来,伴随着市场供给的增加和城乡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全市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986年的5.46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77.08亿元,增长49.7倍,年均增长16.3%2012年,全市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4.03亿元,比1986年的2.15亿元增长19.5倍,年均增长12.3%;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33.05亿元,比1986年的3.31亿元增长69.4倍,年均增长17.8%

区划调整以来的26年间,全市对外贸易经受住了世界经济的波动,在波动起伏中快速发展,进出口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实际利用外资不断跃上新台阶。2012年,我市进出口总额达到23062万美元,比1986年的772万美元增长28.9倍,年均增长14.0%。其中:出口总额19368万美元,增长24.1倍;进口总额由1986年的零发展到3694万美元。19912012年,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由83.1万美元增加到74672万美元,年均增长38.2%

六、交通运输能力明显增强

区划调整以来,我市交通建设投入显著增长。2009年至2012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分别为10亿元、20.39亿元、59.86亿元、94.3亿元,环比分别增长39.1%103.9%193.6%57.5%,年均增长90.3%。“十二五”头两年全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是“十一五”期间总投资的1.8倍。公路交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和优化。2012年,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9511公里,比1986年增加7276公里,是1986年的3.3倍。高速公路从无到有。2012年建成通车公路里程259.8公里,比2009年增加92.8公里,增长55.6%。运输行业经济运行保持良好态势。2012年全市公路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分别为4841万人和23.8亿人公里,分别是1986年的2.6倍和3.8倍。全年公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达到4541万吨和92.7亿吨公里,分别是1986年的6.7倍和63.3倍。

七、邮电通信业蓬勃发展

区划调整以来,全市邮电通信事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加大对邮政通信建设的投入,全市邮电通信网络四通八达,基本建成了一个覆盖崤函大地、通联五洲四海的现代化通信网络,邮电通信业整体实力迅速增强。1986年,全市邮电业务总量仅为0.03亿元,2012年达到13.98亿元,增长463.6倍,年均增长26.6%1986年,我市电话用户0.8万户,2012年达到29.3万户,增长34倍,年均增长14.7%。移动电话从无到有,2012年达到188.2万户,普及率为83.3/百人。2012年,全市互联网宽带用户达到110.9万户。

八、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1986-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09.2元提高到7906.4元,增长24.6倍,扣除物价因素,平均每年增长7.7%;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294.0元提高到5765.4元,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正在向小康迈进。反映消费质量提高的恩格尔系数 ( 即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 )2012年为31.8% ,比 1986年下降 21.7个百分点。2012年末全市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39.2平方米,比1986年末增加26.4平方米,增长2.1倍。1986年末,全市农村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电视机8.1台,洗衣机0.7台,到2012年末全市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的电视机、电冰箱和洗衣机分别达到112.6台、49.1台和86.0台;2012年末,全市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电话机、移动电话和计算机30.9部、201.3部和18.3台。

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2012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184.2元,比1992年增长10.6,年均增长13.0%全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6695元,比1992年增长11.6,年均增长13.5%;恩格尔系数为26.1%,1992年下降24.8个百分点。2012年末,全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5.8平方米,比1992年末增加6.9平方米,超过国家小康标准(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2012年末,全市城镇居民使用暖气与空调取暖的家庭达到66%,比1992年末的9.3%提高56.7个百分点。使用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的家庭达到96%。一些新型家用机电商品如摩托车、助力车、移动电话、电脑和家用汽车等迅速进入城镇居民家中。2012年末,全市城镇居民每百户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33.6,摩托车44.7,空调123.6台,分别比1992年末增长77.2%23.8倍和308倍,年均分别增长2.9%17.5%34.0%;家用汽车、家用电脑和移动电话从无到有,2012年末已快速增加到每百户分别拥有17辆、80.3台和220.9部。

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大幅度增长,由1986年的1303元,提高到2012年的39387元,26年间增长29.2倍,年均增长 14%

九、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1986年末,全市卫生机构拥有病床5634张,到2012年底,全市拥有病床16499张,增长1.9倍,每千人拥有病床由1986年的3.1张发展到2012年的7.3张。全市的医生人数由1986年末的2434人,发展到2012年末的4224人,增长73.5%1986年区划调整以来,三门峡市的高等教育实现了零的突破,成立了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为三门峡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2012年末,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近1.5万人。旅游事业快速发展。接待旅游外宾人数由1986年的1072人次增加到2012年的72896人次,增长67倍,年均增长17.6%。旅游外汇收入由1986年的10万元外汇券增加到2012年的1419.45万美元。全市涉外宾馆、饭店由1986年的1家增加到2012年的25家。2012年,全市旅游景区、景点达到26个,旅行社达到5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