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门峡市统计信息网 >统计分析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发布日期: 2013-03-12 11:08
来源: 农调队

现代农业提质增效 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2012年三门峡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综述

2012年,三门峡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统揽,深化农村改革,强化科技支撑,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粮食生产获得丰收,水果、畜牧、蔬菜、烟叶等特色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一、粮食生产创历史新高

2012年,三门峡市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惠农政策,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认真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积极开展“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高涨,种粮面积不断增加,加之风调雨顺的气候条件,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粮食总产、单产均创历史新高。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6.01万吨,同比增长5.5%;粮食亩产达到262公斤,同比增长2.7%;粮食面积252.14万亩,同比增长2.6%

二、水果总产连续两年居全省首位

2012年,三门峡市继续在果品业发展上大力实施“六化”战略,积极推进种植区域化、生产标准化、服务信息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全球化、发展品牌化,水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持续增加,加之近几年水果行情较好,且2012年降雨量充沛、日照充足,为水果丰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全市果园面积达100.56万亩,比上年增加0.34万亩,增长0.3%;水果总产量达到201.34万吨,比上年增加15.83万吨,增长8.5%。水果产量再创新高,连续两年居全省首位。2012年全市水果产值达到52.38亿元,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3.5%,在果、牧、菜、烟等特色农业中稳居第一。

三、畜牧业生产快速增长

2012,全市畜牧业生产以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深入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着力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不断加快产业化发展进程,有效促进了畜牧业生产快速发展。畜牧业生产呈现生猪、家禽快速增长, 山绵羊生产基本平稳,牛生产持续下降态势。2012年全市肉类总产量9.27万吨,同比增长14.5%。其中猪肉产量6.02万吨,增长21.8%;禽肉产量0.78万吨, 增长22.2%。全年出栏生猪83.80万头,增长18.1%;出栏家禽640.77万只,增长15.3%;禽蛋产量5.05万吨,增长4.4%;牛奶产量4.18万吨,增长4.5%2012年,全市牛、羊肉产量分别为2.16万吨和0.27万吨,与2011年相比,牛肉产量减少2.0%, 羊肉产量基本持平,牛羊生产受散户养殖退出速度加快和牛羊自身生产特点制约的影响,生产形势不容乐观。2012年全市牧业产值达到32.47亿元,比2011年增加2.76亿元,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0.8%

四、蔬菜产业稳步推进

蔬菜作为三门峡市第三大特色农业产业,在增加农民收入、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方面作用显著。为把全市蔬菜产业做大做强,各级政府狠抓设施蔬菜示范园和特色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不断提高蔬菜生产科技含量,努力提升种植效益,推动了全市蔬菜生产的稳步发展。2012年全市蔬菜面积达到46.34万亩,同比增长1.7%,蔬菜(含食用菌)总产量逐年增加,达到106.16万吨,同比增长4.6%。蔬菜产量稳步增加,蔬菜价格持续上扬,种植效益明显提高,蔬菜产值稳定增长。2012年全市蔬菜(含食用菌)产值达到25.85亿元,比2011年增加4.4亿元。蔬菜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16.6%,比2011年提高1.3个百分点。

五、烟叶生产增产增收

2012年,全市认真落实烟叶质量管理体系和烤烟标准化生产技术,强力推进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建设,加大扶持投入力度,烟叶种植水平和规模效益大幅提高,加之气候条件适宜,全市烟叶总产量、亩产水平均创历史新高。2012年全市烟叶种植面积26.82万亩,亩产146公斤,总产量3.91万吨,比2011年分别增长2.4%6.6%9.4%。烟叶增产,收购价格大幅提高,烟农收入实现翻番。据烟草部门统计,2012年全市烟叶收购量达77.2万担,烟农总收入8.06亿元,比2011年增长一倍。烟叶产值达7.21亿元,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4.6%,比2011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六、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0.57亿元,按可比价增长5.0%。其中农业72.25亿元,增长4.7%;林业1.92亿元,下降2.4%;牧业15.06亿元,增长6.3%;渔业0.87亿元,增长19.9%;农林牧渔服务业0.47亿元,增长7.7%

2012年,三门峡市农业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为加快全市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在2013年的“三农”工作中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继续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生产条件改善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投入,使农村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但目前农田水利设施还相对薄弱,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抗灾能力差,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仍然不高。为此要下大力气改善全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抓好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现有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完善与配套工作,坚持不懈地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此来实现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促进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升级

目前全市已培养出一些龙头企业,但缺乏科学的管理机制,缺乏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多数未形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进一步推进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第一要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扩大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培育发展农村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第二要利用农产品资源优势,继续大力培育名特优核桃、苹果、大枣等农产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社;第三要大力发展“桃花节”、“杏花节”等农村旅游项目,走观光休闲农业和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发展之路,以旅游产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一步促进农村居民增收致富,推进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升级步伐。

三是制定设施农业发展规划,助推现代农业发展

设施农业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环境安全型、产品多元化、产销一体化的发展之路,具备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2012年全市设施农业占地面积4.96万亩,设施数量5.13万个,全市设施农业生产各类反季节蔬菜、瓜果、食用菌等农产品14.95万吨,从总量和质量上来看,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应因地制宜,统筹安排,科学制定设施农业发展的政策规划,引导厂商企业和民间资本,打造优势和特色品牌,助推现代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