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门峡市统计信息网 >统计分析

十六大以来三门峡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发布日期: 2012-10-16 16:42
来源: 农调队

十六大以来,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建设快速推进,新农村建设蓬勃展开,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消费水平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一、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929元,比2002年增加4816元,增长2.3倍,年均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10.1 %。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062元,比2002年增长1.7倍,年均增长11.8%,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8.3%

   二、城乡居民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持续增长,消费水平显著提高。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082元,比2002年增长了2.0倍,年均增长13.1%,过去10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年均增速比收入增速快1.3个百分点。

   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全面提升。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2002年的1505元提高到2011年的4857元,增长了2.2倍,年均递增13.9%。在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八个方面中,2011年农村居民消费的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人均支出水平分别达到1632元、429元、1041元和357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了1.4倍、2.2倍、4.7倍和7.1倍;交通通讯、医疗保健、文教娱乐和其他方面的消费水平分别达到538元、519元、217元和123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了3.7倍、4.1倍、33.1%50.0%

  三、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方向变化

  十六大以来,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日趋合理,生活消费由传统的需求型开始向发展型、享受型迈进,食品支出比重持续下降。

  一是恩格尔系数下降。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2年的32.2%下降到2011年的27.1%,下降了5.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2年的45.4%下降到2011年的33.6%,下降了11.8个百分点。

二是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比重提高。在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的支出大幅度增加,所占比重稳步提高。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交通和通信支出2194元,比2002年增长了3.3倍,年均增长17.7%;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为1702元,比2002年增长了1.8倍,年均增长12.1%2011年,人均医疗保健支出946元,比2002年增长2.1倍,年均增长13.6%。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服务、医疗保健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由2002年的30.5%提高到2012年的34.4%

  2011年,农村居民用于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医疗保健三项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由2002年的25.1%提高到2011年的26.7%。三项支出中医疗保健支出比重提高最快,比2002年提高3.9个百分点。

三是城乡居民服务性支出同步增长。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服务社会化趋势愈来愈明显,服务性消费的需求不断上升,居民消费支出逐步向服务性消费支出分流。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3498元,比2002年增长2.1倍,年均增长13.4%。在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支出由2002年的人均455元提高到2011年的1268元,年均增长12.1%

四是城乡居民居住支出增加较多。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居民对居住的条件、环境更加关注,追求环保、舒适的家居生活。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支出1944元,比2002年增长2.4倍,年均增长14.5%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支出1041元,比2002年增长4.8倍,年均增长21.5%

五是农村居民货币消费支出比重持续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现金支出由2002年的1199元提高到2011年的4473元,增长了2.7倍;现金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由2002年的79.7%提高到2011年的92.1%,提高了12.4个百分点。

   四、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十六大以来,随着消费品市场的日益繁荣和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居民消费选择性增加,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一)高品质食品消费增加,膳食营养改善

  十六大以来,居民食品消费的基本特征是:消费水平提高,在家饮食支出比重下降,在外饮食支出比重提高;消费质量改善,肉、蛋、奶、水产品等消费量增多,膳食结构向营养、科学型发展。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3819元,比2002年增长1.5倍,年均增长11.0%。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在外用餐支出838元,比2002年增长2.7倍。占食品支出的比重由2002年的15.2%上升到21.9%

2011年,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达到1632元,比2002年增长了1.4倍。与2002年比较,农村居民的粮食、蔬菜、食油、食糖消费量有所下降,但肉、蛋、奶、水产品等具有较高质量的消费数量增加。十年间,人均消费肉禽及其制品增加了1.2公斤,增长了19.7%;蛋类及蛋制品增加了1.8公斤,增长了50.0%;奶和奶制品增加了3.2公斤,增长了16倍;水产品增加了0.2公斤,增长了66.7%。从膳食结构看,农村居民的膳食结构正在发生变化,食品消费的水平和质量有了较全面的改善。农村居民人均在外饮食支出由2002年的111元提高到2011年的342元,占食品支出的比重由16.3%提高到21.0%

(二)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成倍增长

  20022011年,城乡居民家庭拥有的现代化耐用消费品不断增多,空调、电脑、移动电话等每百户拥有量不断增加。2011年末,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空调121.9台,比2002年增长1.8倍;每百户拥有电脑78.0台,增长6.6倍;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219.7部,增长4.6倍。家用汽车也进入寻常百姓家。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家用汽车16.1辆。

  2011年末,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电冰箱44.9台,增长2.1倍;空调机11.1台,增长7.5倍;抽油烟机6.8台,增长3.9倍;热水器21.9台,增长11.9倍;微波炉从无到有,2011年底达到13台。主要文教娱乐用品中,平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08.7台,增长52.1%;照相机5.7架,增长2.1倍;电脑14.7台,增长35.8倍。

  (三)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2011年末,三门峡市城镇居民住宅商品房占有率达到49.2%,比2002年提高30.8个百分点,住房装修率达65.6%,比2002年提高了25.4个百分点,房屋产权私有率达到93.1%,比2002年提高4.5个百分点,房屋配套设施状况进一步好转,有厕所浴室户达80.1%,比2002年提高了18.1个百分点,人均现住房总建筑面积35.53平方米,比2002年增长28.7%。人均居住类支出1944元,比2002年增长2.4倍,年均增长14.5%

2002年比较,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8.0平方米,增长36.6%。从农村居民住房类型看,2011年人均楼房面积达9.4平方米,增长43.7%;人均砖瓦房面积达24.0平方米,增长58.9%。从农村居民住房结构看,2011年人均钢筋混凝土结构面积达25.8平方米,增长83.4%;人均砖木结构面积达7.7平方米,下降7.2%

  (四)购买成衣增加,衣着成衣化趋势明显

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1878元,比2002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2.6%。衣着消费成衣化倾向逐年增强,2011年服装支出1388 元,比2002年增长了2倍。

  2011年农村居民衣着消费429元,其中用于购买成衣的支出人均306元,比2002年增长3倍,占衣着消费支出的71.3%,比2002年的56.2%提高了15.1个百分点。购买成衣人均4.8件,比2002年增长1.8倍。

回顾三门峡市十六大以来的这十年,透过城乡居民衣食住行的这一组组数据,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改革发展给全市城乡居民生活方方面面带来的巨大变化。随着即将召开的十八大,我们相信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将会更多地关注民生问题、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让全市人民过上和谐美好的全面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