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门峡市统计信息网 >统计分析

十六大以来三门峡市农民收入快速增长

发布日期: 2012-10-16 16:40
来源: 农调队

“十六大”以来,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国家一系列惠农、扶农、护农、富农的政策措施,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狠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市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但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全市农民收入水平与全省发达地市差距依然很大,全市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还未形成,今后一个时期,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增长还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一.三门峡市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农民收入实现连续多年较快增长。“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增收渠道,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迅速。2011年,三门峡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929元,比2002年增长2.3倍,年均增长14.1%,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10.1%,其中20042006连续三年、20102011连续两年收入增速超过城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由2002年的2.9: 1(农民纯收入为1)缩小到2011年的2.5: 1

(一)工资性收入平稳较快增长

    2011年全市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2469元,比2002年增加1787元,增长2.6倍,年均增长15.4%,对收入增加的贡献率为37.1%

在工资性收入中,人均从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1540元,比2002年增加1368元,增长8.0倍,年均增长27.6%;人均外出务工收入759元,比2002年增加607元,增长4.0倍,年均增长19.6%

    (二)家庭经营纯收入持续较快增长

    2011年全市农民家庭生产经营纯收入人均4042元,比2002年增加2685元,增长2.0倍,年均增长12.9%,对收入增加的贡献率为69.7%其中,2011年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人均3211元,来自于农业的纯收入人均2534元,牧业纯收入人均591元,林业纯收入人均87元。

    (三)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

2011年全市农民得到的转移性收入人均305元,比2002年增加274元,增长7.8倍,年均增长28.9%,对收入增加的贡献率为5.7%。从2004年开始,国家开始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并且逐年加大补贴力度。2011年农民人均得到的各种惠农补贴收入达127元。转移性收入快速增长,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

    (四)财产性收入稳定增长

    2011年全市农民财产性收入人均113元,比2002年增加71元,增长1.7倍,年均增长11.6%

二.三门峡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差距表现

三门峡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全省的差距逐步缩小。调查表明:2002年,三门峡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113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3元,居于全省第11位,比全国低363元,分别是全省、全国的99.9%85.3%;到2011年,三门峡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929元,比全省高出325元,比全国低48元,分别是全省、全国的1.1倍、99.3%。自2003年以来,三门峡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远远超过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时也逐步缩小了与全国的差距。

“十六大”以来的十年,三门峡市农民收入增长较快,成绩可喜,但与全省发达地市相比,差距依然较大。纵观十年,三门峡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处于河南省的中游水平,与郑州等发展较快地市差距逐步拉大。资料显示,2011年三门峡市农民人均纯收入6929元,位列全省第九位,比第一位的郑州市低4121元,仅相当于郑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2.7%,收入差距明显,主要在工资性收入与非生产性收入上存在较大悬殊。2011年三门峡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469元,比郑州少3185元,低56.3%;非生产性人均纯收入418元,比郑州市少672元,低61.7%。由此可以看到,三门峡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上升空间巨大。

从三门峡市6个县(市、区)看,2011年超过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水平的有4个县(市、区)。收入水平最高的义马市为8731元,最低的卢氏县为4456元,义马市是卢氏县的1.96倍,这充分说明三门峡市地区间农民人均纯收入存在较大差异。

三.制约三门峡市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

(一)低端的农业经营模式加大了三门峡市农民增收的难度

目前三门峡市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1亩,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截止2011年底全市有效灌溉面积为80万亩,占全部耕地面积32.9%,部分农户农业生产仍然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局面,靠土地资源量的增加拉动农民收入增长的潜力不大。同时,在当前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主体制度下,小而全的农户经营模式仍是三门峡市农业的主导,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较低,农产品科技含量少,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差,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还较为普遍。分散经营的主体制度限制了三门峡农业规模效益的显现。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制约了务工收入的增长

据农村住户调查资料显示,2011年三门峡市农民每百个就业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26.7%,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初中,外出务工农民中具有劳动技能的人不多,只能做一些简单的体力工作,“靠气力吃饭”,靠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劳动时间来多挣钱。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制约了农民向相对收入更高行业转移的步伐。调查显示,2002年三门峡市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682元,2011年达到2469元,十年间增加1787元,占纯收入的比重由32.3%提高到35.6%,仅仅提高了3.2个百分点。

(三)农村贫困问题限制了三门峡市农民收入的整体增长水平

目前三门峡市卢氏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从农民收入水平看,贫困县收入水平远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011年卢氏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全市水平的64.3%。卢氏县占全市乡村人口比重近五分之一,农民收入水平低,对全市收入水平的提高势必造成一定的影响,制约了全市农民收入的增长。

(四)农业投入不足影响了三门峡市农业收入的稳定增长

农业投入不足是制约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是乡村集体经济薄弱、债务包袱重,本身正常开支难以维持,难有更多资金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二是虽然各级财政部门对支农资金的投入不断增加,但难以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加之农口部门及乡镇保工资、保稳定的压力大,致使仅有的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不高;三是商业银行收缩了在农村的信贷业务,加之贷款条件较高,使得农民仍受资金所困,制约了农民增收。

(五)低水平的农产品市场阻碍了三门峡市农产品价值的实现和增值

三门峡市农产品以生产型为主,绝大部分收入来源于农产品的初级交换价值,局限于生产领域获利,在流通领域增收能力较弱。农民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通常在家门口、田间、地头或乡村集市低价进入流通渠道,这种远离大市场的交易方式无法体现农产品的真实价值,大部分利润被流通领域赚取,特别是农业作为产业链条的前端,农产品信息反映迟钝,生产水平低,市场一旦出现风险,首当其冲,受损失的是广大农民。据调查显示,2011年三门峡市农民人均来自第一产业纯收入为3211元,其中第一产业现金纯收入为2182元,仅占第一产业纯收入的68.0%。三门峡市农产品市场化水平不高,很大程度受制于农产品加工业的滞后与农民收入水平的制约。

四.对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落实惠农政策,带农民增收

切实发挥全市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打破传统思维的束缚,更新发展观念,引导、鼓励、保护农民进行经营体制创新。充分利用好国家、省对农村和农民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大宣传和执行力度,把国家、省、市制定的一系列惠农政策落实好,不折不扣地施惠于农民,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地方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倾斜力度,加强由支持农业到支持农村、农民、保护农业的转变,并不断扩大覆盖面。通过公共财政反哺农业,促进农民增效增收,鼓励走规模经营发展道路。

(二)做大作强特色农业,帮农民增收

发展壮大特色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特色农产品是三门峡市的重要资源,特色农业也已经成为全市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来源。目前苹果、生态养猪、肉牛已经列入全省的特色产业集群,要继续做大做强。同时,还要争取烟叶、食用菌等更多的特色产业列入省产业集群。拉长农业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发展农业和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和效益,增加农业的后续效益。

(三)切实提高农民素质,促农民增收

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提高农民科技种植、科技养殖水平,扩大农民增收的有效范围,全面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特别要加强对农民经营管理和创业技能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创业能力。一要完善政府扶助、多元办学、面向市场的农村劳动力培训机制,大规模开展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农民工技能培训,提升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和竞争力,促使劳务输出有序、有效、稳定发展。二要大力加强对农民现代农业知识和技术的培训,培养大批懂技术、有技能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三要积极开辟适合农民既不离土又不离乡的就业环境,鼓励和支持一部分有素质、有能力、有资金的农民回乡创业,带动一方百姓致富。

(四) 推进农业产业化,引农民增收

通过培养扶持龙头企业,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壮大规模,规范经营,打造品牌,发挥它的示范效应、辐射效应和带动效应,加快农业向高产、高效、优质方向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同时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把握区域特色,做好地理标志产品、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等认证和营销工作,谋划当地发展方向,确定发展思路,找准当地促进农民增收的着力点,发挥当地优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