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三门峡市统计信息网 >统计分析

对三门峡市“三上”企业发展状况的分析与思考

发布日期: 2012-06-29 09:21
来源: 普查科

统计上所说的“三上”企业是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企业、资质以内建筑业企业以及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它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是经济的重要支柱。在三门峡市“四大一高”战略的实施过程中,“三上”企业将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为此,本文拟对全市“三上”企业现状、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加快“三上”企业发展对策和建议,供领导参考。
    一、三门峡市“三上”企业发展现状和主要特点
  企业总数持续增加,工业和房地产单位数增加最多。2011年末,全市“三上”企业总数达1179家,比2011年年初净增61家,增长5.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05家,净增26家,增长4.5%;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215家,净增13家,增长6.4%;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企业73家,与年初持平;房地产开发企业118家,净增25家,增长26.9%;建筑业企业数量则由年初的171家减少到168家。
    “三上”企业是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生力军”。2011年,全市“三上”企业共实现增加值681.5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3 %,占全市GDP的比重为64.1%,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640.0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5%;资质内建筑企业实现增加值24.1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9.1%;资质内房地产开发企业实现增加值2.72亿元,名义增长22.5%;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3.0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5.9%;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5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
    “三上”企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2011年,全市1179家“三上”企业共吸纳就业人员28.53万人,占全市二、三产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0.4%;其中,工业企业21.97万人,建筑业企业4.80万人,批发零售业企业9956人,住宿餐饮业企业5204万人,房地产开发企业2424人。 “三上”企业全年累计为就业人员发放工资95.23亿元,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3.34万元,对稳定全市城乡居民就业,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上”企业是全市科技创新的源头。目前,三门峡市经国家批准的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家,速达交通节能、方圆实业、恒生科技研发、金源晨光化工、奥克化工、华鑫铜箔、合鑫机床、成义电器、化工机械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三上”企业,不断引领各个行业向产业化纵深发展。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施科技项目328个,新产品开发项目数达到154个,专利申请数86件(其中发明专利24件),新产品产值达到17.26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6.3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为0.6%。
  “三上”企业的分布相对集中。从“三上”企业的分布区域看,灵宝、市区、渑池的企业数量稳居前列,这三个区域的“三上”企业分别为317家、306家和206家,三个区域的企业数占到了全市总数的70.3%,与其GDP合计占全市68.7%的格局基本吻合。它们共同构成全市最重要的经济板块,成为引领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二、三门峡市“三上”企业发展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三上”企业总量偏少。2011年,全市企业法人单位数为9581家,其中“三上”企业只有1179家,增长5.5%,仅占全部企业数量的12.3%,与全省14.0%的比重相比,低了1.7个百分点。在全省2011年“三上”企业数量排序中,三门峡市工业、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数量分别位居全省各省辖市第15位、15位、16位和第14位。
    区域发展不平衡。从现有“三上”企业的分布来看,灵宝市、市区、渑池县的企业数占到了全市“三上”企业总数的七成,其他县域拥有的“三上”企业数却只占全市总数的三成,与其所拥有的国土面积、自然资源、人口规模和发展需求相比不相匹配,成了全市“三上”企业发展的短板。从区域增长的角度来看,2011年三门峡市经国家统计局审批新入库的90家“三上”企业,在全市分布很不均衡,具体情况为:湖滨区24家,渑池县18家,陕县12家,义马市12家,灵宝市7家,经济开发区5家,产业集聚区12家。
  三、培育扶持三门峡市“三上”企业发展的对策思路
  三门峡市六次党代会提出今后五年“全市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领先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经济总量力争五年翻一番,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要实现此奋斗目标,必须加快“三上”企业发展步伐,促进三门峡市“三上”企业扩总量、提规模,调结构、提效益,强管理,上水平。重点应抓好以下几点:
  (一)加大对“准三上企业”的扶持工作力度
  规模接近“三上”企业标准的“准三上企业”最有可能发展成为“三上”企业。因此对有潜质的“准三上企业”要加大扶持力度。特别是对工业企业,要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重点,围绕延长产业链培育壮大一批规模以上企业。要充分利用好国家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积极扶持小企业做大做强。
    (二)积极“催生”新的“三上”企业
    要利用三门峡市区位、资源、产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引进战略投资者,增加规模以上企业总量,实现“引进一个,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的目标。在具体做法上,可以成立由发改、财政、工信、商务、建设、工商、国税、地税、统计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三上”企业发展工作组,制定出台“三上”企业发展激励政策,对发展快、贡献大的企业、乡镇给予重奖。
  (三)要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企业要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因此,要建立健全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风险投资作补充、银行贷款作保证的技术创新融资支撑体系,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环境;要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国家有关的优惠政策,建立并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附:关于“三上”企业统计的有关问题

   1.统计范围
包括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及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及所属的产业活动单位.
  2.统计标准
  1)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2)有资质的建筑业:有总承包、专业承包和劳务分包资质的建筑业法人单位。
  3)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法人单位。
  4)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年营业额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
  5)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
  3.统计原则
  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法人单位按照在地原则进行统计。